瑜伽体位法的分类
瑜伽体位法的姿式多达上万个,适合一般人常练习的姿式有四十二个及一些身印(MUDRA),这些体位法可以分别刺激以七个脉轮为中心的某些腺体,依其作用可分为:
(1)对身体益处较显著的体位法。
(2)对心灵益处较显著的体位法。
瑜伽体位法的命名形式
瑜伽体位法的命名形式有四种:
(1)依动物的姿势模仿得来的体位法如蛇式。
(2)依该动作的功效命名的体位法如肩立式(全身式)。
(3)依姿势架构特性来命名的体位法如龟式。
(4)依该动作的发明者来命名的体位法如扭转式。
瑜伽体位法的起源
在7000年前,就有瑜伽体位法,那时的瑜伽行者,观察动物,发觉到它们的活动、松弛、睡眠等本能的习性及这些动物在生病时如何利用自然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模仿一些对人有益的动作(如蛇式、兔式)发展而成。还有一些体位法是瑜伽行者自行体验创造出来的体位法(如肩立式、扭转式)。
练习瑜伽体位法的意义
瑜伽体位法的梵文为Asana,其意义为在某一个舒适的动作或姿势上维持一段时间。藉由一些扭转弯曲伸展的静态动作,及动作间的止息时间,刺激腺体、按摩内脏,有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强化身体、镇静心灵的功效。
瑜伽体位法与一般的运动和气功的分别
瑜伽体位法与一般的运动和气功的分别是:
(1)瑜伽体位法靠活化腺体,产生能量,使身体充满活力。
(2)一般的运动靠消耗能量,刺激腺体,使身体维持活力。
(3)一般的气功以意导气(能量),疏通关节肌理,使身体维持活力。
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姿势与正确的态度呢?
这就是瑜伽体位法可以带给我们的。
人体的姿势与态度,对于身心的影响很大,而且非常重要。歪曲的姿势一定是勉强的,不自然的,造成神经过敏,或神经麻痹,体液偏向,阻碍血液循环,骨骼歪曲,筋肉的过分紧张或松弛,内脏,引起部位异常等,给人体带来许多的障碍。只有保持端正的心,用端正的姿势做事,才能使全身心获得协调。换句话说,一点不勉强。能全身浑然为一,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1、矫正不正常的腺体,去除疾病,使身体正常的发展。
2、去除消极的情绪,使心神达到镇静与平和。
3、活化腺体,使身体年轻化,富有弹性及充满活力。
4、身体及心灵平衡。
5、使身体、心灵准备好,接受更精细更高层的灵修。